教師節的由來
教師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多個歷史時期,其終于確立經歷了多次嘗試和變遷。以下是教師節由來的詳細過程:
早期嘗試
·民國時期: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良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并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但這個教師節并未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公開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公歷多為9月28日)為教師節,并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新中國成立后: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同時作為中國教師節。
然而,由于這一天缺少特指性,教師節的慶祝并未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
終于確立·
80年代初的倡議:
·1980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了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開始有所提升。
·1981年,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此后,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多次聯合提交報告,建議恢復教師節,并提議以不同日期作為教師節,包括馬克思的誕辰日等。
·終于決定:
·經過多方調研和商討,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向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提交《關于建立“教師節”的報告》,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正式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節的意義·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通過評選和表彰等活動樹立典型、引領風尚,提升教師職業尊嚴和榮譽感。
·它弘揚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促進了全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對教育事業的關注。
綜上所述,教師節的由來經歷了從民國時期的初步嘗試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多次倡議,最終在1985年正式確立為每年的9月10日。這一節日的設立,不僅是對教師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對全社會尊師重教風尚的倡導。
免責申明: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承擔任何責任,如需了解更多教師節的由來,建議查閱相關領域專業書籍。
江西宏遠化工有限公司專注25年熱穩定劑、潤滑劑、硬鹽系列研發生產經驗,塑料助劑系統解決方案在此匯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環保PVC穩定劑、鈣鋅穩定劑、鉛鹽復合穩定劑、 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硬脂酸鋰、硬脂酸鈰、硬脂酸鉀、鋁、鉛、鈉、鋇、鎂、鑭、十二羥基硬脂酸(鈣、鋰、鋅、鎂)系列、 聚乙烯蠟等產品的信息,歡迎咨詢在線客服,詳情請致電:400-9930919、18296510086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親,動動您的手指,關注宏遠企業公眾號: jxhongyuan888,為您提供系統的塑料助劑知識。
本文標簽:
- 上一頁 沒有了
- 下一頁 硬脂酸鑭和硬脂酸鈣一起協同添加用途有哪些2024-09-10
關于我們
- 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 創新基金支持項目認證
- 實用新型專利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