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大暑節氣的由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定義與時間
·定義: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標志著夏季的鼎盛時期。
·時間:大暑通常在每年陽歷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即為大暑。具體到某一年,如2024年的大暑時間為7月22日。
二、氣候特征
·大暑時節,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熱的時期。氣溫高,濕度大,是農作物生長較快的時期,同時也是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較為頻繁的階段。
·此時,天氣往往呈現高溫悶熱的特點,時常伴有雷雨天氣,氣候多變。
三、歷史與文化
·名稱由來:“大暑”之名,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炎熱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道:“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意指大暑時節,熱氣達到一年中的鼎盛。
·三候特征: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即“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這三候生動地描繪了大暑時節的氣候變化和自然現象。
·一候腐草為螢: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三候大雨時行: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四、傳統習俗
·在大暑節氣,民間有許多傳統習俗,如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這些習俗都蘊含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
·此外,大暑時節也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農民們會加強田間管理,確保作物豐收。
綜上所述,大暑節氣的由來與太陽運行到黃經120°、氣候特征、歷史文化以及傳統習俗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它不僅標志著夏季的鼎盛時期,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們對自然的深刻認識。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承擔任何責任,如需了解更多大暑節氣的由來,建議查閱相關領域的專業書籍
江西宏遠化工有限公司專注25年熱穩定劑、潤滑劑、硬鹽系列研發生產經驗,塑料助劑系統解決方案在此匯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環保PVC穩定劑、鈣鋅穩定劑、鉛鹽復合穩定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硬脂酸鋰、硬脂酸鈰、硬脂酸鉀、鋁、鉛、鈉、鋇、鎂、鑭、十二羥基硬脂酸(鈣、鋰、鋅、鎂)系列、聚乙烯蠟等產品的信息,歡迎咨詢在線客服,詳情請致電:400-9930919、18296510086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親,動動您的手指,關注宏遠企業公眾號: jxhongyuan888,為您提供系統的塑料助劑知識。
- 上一頁 沒有了
- 下一頁 以演筑“防”,防范未“燃” 江西宏遠化工開展消防安全應急預案演練2024-07-22
- 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 創新基金支持項目認證
- 實用新型專利認證